科普:白酒質量安全追溯標準10月實施
白酒質量安全追溯標準10月實施
日前,工信部發布《白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規范》(QB/T 5711-2022)行業標準。標準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適用于我國白酒生產、銷售企業開展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與管理。“中央和國家部委鼓勵重要消費品領域開展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工信部消費品司相關負責人指出,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白酒追溯標準體系,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保障食品行業平穩持續恢復,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白酒行業質量問題不容忽視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上白酒企業產量完成716萬千升,同比下降0.6%;實現銷售收入6033億元,增長18.6%;利潤總額1702億元,增長33%。在釀酒產業中,白酒以13.2%的市場份額,占到整個飲料酒銷售收入的69.5%,利潤的87.3%。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質量問題不容忽視。
2012年之后,白酒行業陷入了“酒精勾兌”“塑化劑”“添加劑”等風波。近年來對白酒的抽檢中,檢出酒精度不合格的產品也不在少數,以實際檢出值低于標準值居多。湖北、山西、安徽、黑龍江、江蘇、內蒙古等地均發現過不合格白酒產品。除此之外,白酒行業中還存在工業酒精勾兌、低檔酒冒充高檔酒等問題,不僅對白酒產業造成巨大沖擊,也給消費者健康帶來很大損害。
更重要的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網絡環境引發了假冒偽劣犯罪手段、組織模式的變異升級,制售假酒犯罪出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現象,商標侵權,制作、售賣假酒等案件依舊頻發。一批知名品牌白酒成為被假冒的目標,不少平價品牌白酒也成為制假售假的對象。假酒泛濫讓消費者在購買酒水過程中充滿擔憂,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無論是否為官方旗艦店,產品評價區都會有消費者提出“產品是否為正品”“如何檢驗真偽”等問題。“制售假酒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對于擁有商標和知識產權的酒類企業而言,也傷害了其品牌與商標價值。”汾酒集團原董事長李秋喜表示,為此,假酒一直是各方打擊的重點。
筑牢高質量釀造堅實保障
這些年來,酒企及酒類流通企業也紛紛著手建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2012年,貴州茅臺決定投資約1.8億元建設茅臺酒流通追溯體系,以期提升茅臺酒防偽功能,并在傳統特殊裝置防偽方式的基礎上創新了防偽方案,每一瓶茅臺酒在生產過程中都匹配有唯一身份標記,該標記記錄了每瓶酒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以便消費者、企業及監管部門溯源查驗。
五糧液1995年專門成立防偽辦公室,研究防偽溯源技術,2003年應用整體防偽及電碼,2018年推出一芯雙頻的RFID防偽溯源應用。
為了保證產品生產全程可追溯,洋河股份建立了從釀酒原料種子選育、田間管理、釀造過程、貯存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體系,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物聯網、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數字化、可溯化,使供應鏈上下游數據互聯互通,為綿柔型白酒高品質釀造夯實了數字化基礎。
作為追溯體系建設先行者,瀘州老窖率先建立了涵蓋原糧種植、酒曲生產、釀酒生產、基酒儲存、勾調組合、灌裝生產和質量檢驗、流通銷售等環節數百項技術構成的數字化質量追溯體系,努力推動“讓中國白酒的質量看得見”。
古井貢酒通過打造從“糧香”到“酒香”的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實現了質量管理標準化、質量過程信息化、質量信息集成化、質量分析智能化,打破了質量信息“孤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質量數據鏈,以夯實產品品質基礎。
劍南春也已建設了防偽追溯系統,加強大數據分析運用,全程記錄下每瓶酒的生產、存儲、流通、銷售等全環節,確保實現每瓶白酒“從原料到生產線再到餐桌”的有效追溯。
“在‘雙循環’和‘大市場’背景下,絕大多數品牌白酒企業建設了正品防偽追溯體系。”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指出,此次國家出臺統一的行業追溯標準來指導白酒行業企業積極開展質量追溯工作,既是貫徹國家政策的要求,也是白酒企業落實社會責任的需要。
“如今,白酒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高,全過程追溯體系正在建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也將有標可依。”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要做好標準的宣貫工作。據了解,此次白酒追溯標準的貫標實施得到了中國輕工聯、中國酒業協會、行業優勢企業的高度重視。下一步,中國輕工聯、中國酒業協會、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等單位將針對標準主要內容、應用案例和試點效果,組織標準主要起草人、業界專家做好標準解讀、宣貫、應用和實施工作,指導行業企業建立追溯體系,加快開展白酒追溯平臺建設工作。
如何實現白酒追溯?
眾所周知,想要實現追溯,離不開條碼標識,目前公認的高效標識系統大多采用噴碼機配合產線使用的方案,不僅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噴碼對生產效率的影響,也確保了噴碼打標的及時性,做到第一時間防偽可追溯。那么如何確保每一個條碼均是有效可識別的呢?這時候就需要配合CCD視覺檢測對每一個條碼進行實時檢測識別,雖然增加了打標和視覺檢測兩個工序,但卻幾乎完全依賴自動化,并不會增加人工成本,總的來說,對白酒企業前期追溯系統的建立降低了成本門檻,最大化的匹配現有的產線,無需為了建立追溯系統而推翻原有的自動化產線。
縱觀近幾年的生產質量把控政策,對于各個行業的追溯標準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嚴格,監控好生產過程的每一步,才能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